slogan
本部新闻
当前位置> 本部新闻 > 正文
【师德典型】陈爱萍:做一名幸福的小学老师
作者:安师大附小  编辑:陈亚华   发布时间:2025-09-11  点击次数: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事,而最幸运的莫过于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事—做一名小学老师。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不仅影响学生的学生时代,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陈爱萍老师至今不忘初心,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把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做到底。

陈爱萍老师在安师大附小历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现任安师大小教集团银湖分校校长。31年的教学中,陈爱萍老师处处用教师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树理想信念,立道德情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她一直用细心和恒心践行着每一节课的教学,用有心和别具匠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用爱心和耐心感化着每一位孩子的进步成长。

丹心一片育桃李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弹性很大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她努力以爱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出发,坚持养成教育。以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道德情怀为准绳,不断缩小教学实践与之的差距。在学生管理方面,做到五个结合:严格要求与个性化的培养相结合;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阳光总在风雨后”,在与其他科任教师的配合下,所带班级形成了“勤奋、务实、团结、进取”的良好班风、学风。

记得她刚接手一个四年级班级时,有一位小男生很孤僻,不与其他同学交流,文化课成绩也不理想,上课无精打采,就一直吮着手指头,整个手指头都吮萎缩了。陈爱萍见此情景也是焦虑万分,先是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未果,于是她翻阅了大量书籍,甚至网上与多位心理咨询师咨询孩子情况,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调整孩子心理误区。方法一直在实践着,思考也一直在脑海中,怎样帮助此学生呢?突然有一天体育课中看到这位学生跑步的频率,轻盈有力,陈爱萍老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就从他的体育课为抓手开始,十月份的学校运动会一定要让这位孩子出成绩。于是九、十两个月中,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操场上都能见到陈爱萍老师陪着小吴同学锻炼的身影,同时陈爱萍老师也把小吴同学的家长思想工作做通,喊家长一同参与到孩子的体育锻炼中。经过多日努力,当年的学校运动会中小吴同学的800米跑了学校的第二名,回到班级中,小吴同学腼腆的笑容中明显有了自豪感。慢慢地小吴同学的学习兴趣也浓了些,再渐渐小吴同学还爱上了跳高,到五、六年级时小吴同学已是代表学校参加芜湖市运动会了,至今学校的800米记录保持者还是他。也不知啥时候开始再也不见那个萎靡不振、一直吮吸手指头的孩子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努力写作业的忙碌身影。看到孩子这些点滴变化,一步步成长进步,陈爱萍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她知道,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必须要因材施教,儿童的喜怒哀乐都是教师工作之所在,情感之所系。孩子们开出的花、结出的果,都是一名小学老师生命的升华与接续。

是的,教育是爱的事业,是无私的奉献,是在不经意间能够默默润泽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她就是这样一位把几十年当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以一颗不倦的爱心,在细微之处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温暖。

雏凤清于老凤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充分认识学生,找准教学起点,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三十年来,陈爱萍老师一直在学科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摸索,默默耕耘,对教材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做到课上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也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她的课堂。2011 年由于学校的南迁,规模的扩大,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指导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听青年教师的随堂课,给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悉心指导授课教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自己也经常上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共同研讨,以研带学,促进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此外,她还利用业余时间研读教育学、心理学,让教师从语言、儿童心理健康等多角度关注儿童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2012年学校集团化办学后,正是因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被学校委任至凤凰城分校支教一年,仅这一年她随堂听课达90余节,评课、指导课达40余节,说课达30余节。针对教师课堂上的问题,认真分析、归类,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研讨交流,推动了学校生本课堂理念下的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也为我校集团化办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支教回校后,2016年,学校委任陈爱萍老师进入教研管理团队中,肩上的责任更大了。学校的科研团队如何发展,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借何种渠道得以提升?她一直思考着。教研即教学研究,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教研者首先必须是钻研者,是两个以上钻研者之间进行的成果交流、分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可以把不同内容根据老师们的研究所长进行分工,教研时进行成果的整合。其次教研又促进钻研,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们有一定的研讨话题和氛围就会认识直至吸纳这样的研究,这样的两个过程对所有老师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陈爱萍带领老师们开始每年的教研计划依据两条路,一条是吸纳市级好的教研安排,另一条是制定出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研计划。事实证明,这样的计划安排是有成效的。青年教师研究的话题多了,特别是数学绘本进课堂的课题研究,老师们展示的舞台更丰富了。找素材、做课件、教学方案的设计,老师们乐此不疲地研究着。几年下来,数学绘本课作为校本研究近30余节,多位年轻教师做了这方面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能带领老师研究成长、提升,陈爱萍老师是幸福的。

秋来硕果满校园

集团办学支教的一年,辅导年青教师给开发区上了多节公开课,市级公开课《5的认识》《找规律》《千克的认识》《掷一掷》等等。指导韩娟老师上的网络课《粉刷围墙》获信息技术整合课全国一等奖;指导汪慧玲老师上的电子白板课《面积和面积单位》获信息技术整合课全国一等奖;指导吴文丽老师电子白板课《认识人民币》获信息技术整合课全国二等奖。附小南迁,生本课堂理念下新课改的推进,陈爱萍老师也是有力的践行者,从生本课堂省级课题的开题,她两次执教示范课《找规律》《倍的认识》。陈爱萍老师除了这些实践课的探究,在理论研究上也是在不断思考、加强自身学习,而这些思考后的努力践行也把她的工作融进了师大国培班的团队建设中,她都欣然接受,努力奋斗……

2021年9月,陈爱萍老师再次被学校派驻到芜湖开发区管理安师大附小银湖分校,这次,她不仅仅是在教改之路上推动银湖分校教育教学的向前发展,更是在学校管理上让银湖分校的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来到银湖适逢“双减”落地,融合银湖分校足球传统特色、以及与名校合作的“理念同享,制度共建”的办学思路,学校以足球为载体,把“以球润德、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育美”的校园足球目标润泽到银湖分校各级各类课程中。依靠银湖分校师资力量,已把足球、啦啦操、葫芦丝这三项课程纳入到校本课程,在二、三、四年级全员开展,力争做到“生生有项目,个个爱艺术,人人有特长”。现在该校在足球体育特色引领下,已向多项体育运动发展,啦啦操,跳绳都已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

风风雨雨走过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无私奉献、陪伴孩子、与师成长、拓宽视野、共同提升”是她教育历程中的几个关键词。陈爱萍老师准备认认真真、漂漂亮亮、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幸幸福福把小学老师做到底!

初审:朱丽娟  复审:茆家祥  终审:张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