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本部新闻
当前位置> 本部新闻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实验”阶段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作者:葛爱莲  发布时间:2012-06-07  点击次数:

从2001年10月起,我校在一年级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实验”,到现在为止,实验工作已开展了近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实验工作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关怀,得到了我校领导的支持,得到了我校广大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帮助。经过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积累了一些良好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一年多的实验历程,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验工作的:

一、 以更新评价观念为实验工作的先导。

传统数学教学的评价观是“以教师评价为中心、以结果评价为中心、以认知评价为中心”,这种“三中心”的评价观一直以来对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深刻的影响。要想使本实验顺利进行并且取得实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的“三中心”评价观,否则势必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为此,在实验之初乃至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更新数学教学评价观、树立现代科学的数学教学评价观作为实验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组织实验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研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校本培训以及自我培训等多种形式更新观念。如,我校专门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聘请了文新华教授作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报告。文教授在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及操作技术等相关问题。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注意吸取兄弟学校与本课题有关的一些宝贵经验,使我校课题组的老师们逐步更新了评价观念,形成了“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认知和技能评价与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的现代数学教学评价观,并用这种“四结合”的现代数学教学评价观统领我们的实验工作。

二、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的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既注重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数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作评价,又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作评价。对每个类别的发展维度的评价不仅考虑到与其它维度的评价相联系,也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包括识记、理解和运用(见记录表);数学基本技能掌握的评价包括运算的速度、运算的正确率(见试卷及作业)、运用知识的广度(在生活中运用、在游戏中运用、在学习中运用等);行为表现的评价主要从课堂动手操作、作业和课外学习活动(见记录表)等方面进行;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包括接受、反应、内化、组织等四个层次(见记录表及平时特殊情况记录);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预习、听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所进行评价(采用自评的方式,教师给予恰当的认可或赞赏)。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既考虑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特点或共性,又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邱梦如同学胆子特别小,因此,我们在对她作评价时就充分考虑到她的这一特点,在评价她的课堂行为表现如回答教师提问、在小组中发言、主动提问等方面时,就特别要求,循序渐进,现在她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不敢发言到大胆发言,从不愿做事到主动帮老师记录班级日志,与刚进小学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三、 以过程性评价为评价的侧重点。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侧重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把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做到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统一,而且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第一,为每个学生制作一套“成长记录袋”。记录袋的内容涉及到学生在课堂、课外以及家庭等场合的表现、作业情况、个人作品、小制作、小发明,个人在某阶段的爱好兴趣特长等方方面面。第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记录,勾画每个学生的发展轨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别具一格的解题方法,精彩的发言等教师在课后及时予以记录,然后让学生自己将记录卡放入成长记录袋。经过一段时间实验之后,我们发现仅仅由老师记录不是很科学,出现了给有的学生记录了很多,而不太爱表现自己的学生得到的记录卡很少的现象。于是我们又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如何记录,学生的特别表现先由家长记录,教师作适当评价之后,再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也能得到保证。

[NextPage]

四、 以激励性评价为评价的主要手段。

在具体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当今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视野开阔;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他们的情感比较脆弱,意志比较薄弱。如果我们的评价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相违背,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以至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本着“激励为主、肯定为主”的原则,尽量注意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和进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具体办法是:为每个学生制作一套“闪光点记录簿”,专门记录每个学生的优点(目前我们正逐步培养由家长参与记录,学生在家里的闪光点由家长记录)。我们将学生好的作业、好的作品、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精彩的发言、课堂和课外活动中的良好表现等都及时记录,再附加肯定的和鼓励的评语,并定期向学生反馈记录簿中的情况和教师的评语。使学生从记录簿中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取得进步。陈伟斌同学由于年龄偏小,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与其他同学相比有明显差距。于是我们对他采用“分段记录,及时表扬”的方法,发现他有一段时间有所进步就及时记录下来,并附加鼓励性的语言。例如有一段时间他没有迟到,教师记录下来并给他写下如下评语:“能够认识到好孩子要养成好习惯,老师相信你会说到做到的。”刚进小学时他有经常拖拉作业的毛病,后来经过教师的教育有所进步,2002年第二学期开学到4月18日近两个月都能够按时交作业,教师对他作了如下评价:“上学期作业有拖拉现象,但本学期开学以来,你一直按时交作业。可见你是个很好的孩子,老师为你的进步而感到自豪!”在班级的优秀作业展览中还特地将他的作业展览了出来。一学期下来他再也没有随意迟到和拖拉作业了。同时,他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五、 以多元评价为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师对学生评价往往依据学生的课堂和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这显然比较片面;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我们在做好教师评价工作的同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索一整套多元化的评价方法:(1)发动每个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评价。为此,我们首先对家长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简单的评价技术。每个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制作了一份“学生家庭成长记录本”,把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作业情况、特别表现等等如实记录下来。在客观记录的同时,大部分家长都树立了表扬激励为主、正面引导为主的评价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张倩昀刚入学时年龄偏小,成绩一般。在教师的指导下,她的家长掌握了一些现代评价理论知识和技术后,对她在家庭中的一些特别表现经常作记录,予以积极的评价,并定期将记录本给教师过目,和教师交流评价的感受。一段时间以后,张倩昀同学在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学习习惯等方面进步非常快,本学期还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欣赏。在具体操作中,通常每个月开展一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互评、互学活动。同学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观看、交流,并分别对别人的作业、作品、特别表现记录卡等予以评价,对其好的地方予以赞扬、欣赏和学习,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纠正和改进的意见。同时将特别好的作品和作业展示在教室里的展示板上;(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不够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学生解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思路,问一问自己: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解题对不对?等等。通过这种反思性学习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关注自己学习过程的习惯,为形成自我评价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终结性评价的问题。在形成性评价中,我们主要采用“红星”式评价和描述性的语言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的;那么,终结性评价应该采用何种方法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