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面对崭新的小学三年级英语课程,我们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笔者参与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从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的理论基础和遵循原则,以及操作过程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网络教室环境下小学三年级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观点。
关 键 词:小学英语 建构主义 网络教室 互动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随着国际交流、交往与合作日益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其巨大的工具作用更加显现。良好的英语素养已经成为了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明确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开设小学英语必修课程。
面对崭新的小学三年级英语课程,我们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这些不仅是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广大小学生是否能成为英语学习的成功者和受益者的重要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师参与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实验区课题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构建网络教室环境下小学三年级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1)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和示范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把握和运用。
传统的语言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初级阶段要学好音标,学好语法,记忆一定数量的词汇。这一教学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也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化,学生只能成为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它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小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1、从小学英语这门语言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看
新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初步交流的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拓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学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比如在复习TV、CD Player、Tape Recorder等单词时,可以设计一个学生要挑选礼物到Jia Ming家做客的情境,每一种礼物都是要复习的词,电脑给出正确的发音,学生可自主复习所有的单词。然后,再让学生介绍自己选的礼物,进一步复习巩固。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单词。
2、从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来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发展,可供教师选择的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使用也越来越方便。就学校教育教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以多媒体电脑、校园网为基础,通过光纤联结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延伸的教学资源环境,以及相当数量的可供网上浏览的Web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更是具有教学信息的多样化、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教学过程的个性化等显著特点。因此,以个别化和协作化教学模式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必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多种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三年级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也为其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3、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
信息时代将是学习化社会。从空间上看,学习是开放的、网络化的,它将不再局限在学校之内,人们可以在家庭中、单位中在职学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从时间上看,学习是终身的,人类将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人生被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时代已经结束。(2)因此,能够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或者学习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构建的理论基础和遵循原则
1、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该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四大要素。(3)
构建网络教室环境下小学三年级英语的“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时间作为约束变量,以学生允许用于学习的时间即单元时间作为控制变量来展开的。所谓的“互动”就是指教师通过对网络资源和教材内容的整合,并适时发布,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主动利用多种资源和信息,积极认知和意义建构,教师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典型评议来相对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协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简单地说,即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2、 遵循原则
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出发,可以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特别是三年级儿童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精神强等特点,这正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优势。然而,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等。
因此,构建网络教室环境下小学三年级英语的“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的四条基本原则,尊重语言学习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一种演示工具。
三、网络教室环境下小学三年级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 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情景”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它必须有利于学生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英语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不易迅速掌握,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造多种情景,让学生能听、能看、能说,完全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我们可以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使得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具体化了。例如,笔者听过的一节网络教学课(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 3 At home》)中,Jia Ming家里的四个房间学生可以随意参观。房间里的任意物品经点击后都会发出“Where’s …? It’s in the ….”的对话。这一情景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唤起了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和情感图式。再如,有一节三年级的口语课,教师用网络虚拟了一个“字母王国”,让学生来扮演其中的一些字母。在生动有趣的参观途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既巩固了字母又巩固了句型,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充满好奇 心新鲜感,从而从不愿开口到愿意开口甚至抢着发言,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 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4、 收集教学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目的是为了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能够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和策略来建构新的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了“He is a boy.”之后又学习实义动词的时候,可能会说出:He is goes to school everyday.这样的句子,教师如果当众纠正其语言的错误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怎么办呢?在网络教室环境下我们完全可以让电脑来进行判断对错,当然前提是必须要有ICAI(Intelligent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即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支持。也可以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学生通过大量的操练,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和行间巡视,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向学生提供个性帮助做准备。
5、 判断学生的学习障碍,6、 提供个性帮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习得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供额外的替代性练习,以纠正学生所产生的错误。
4、典型评议学生的学习活动,协作完成意义建构
简单的说,就是点评。从教师的角度看,它是教师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利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智能电脑之间的协作学习,共同完成意义上的建构;从学生的角度看,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观摩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也实现了意义建构。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网络教室环境下小学三年级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英语教改的需要,促进了广大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在进一步研究的同时,也要把它和其它一些好的教学模式辩证统一起来,将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下去。
注释:1、《教学论》 李秉德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研究》(国家级课题研究方案)李克东
3、《建构主义与新一代教学软件》严 立 http://www.pep.com.cn人教主页//
小学数学//CAI教学//多媒体论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