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副组长、副校长 汪叔康
小学数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即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成长记录袋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育红小学和我校同时开始实施,一年多来,我们根据实施步骤,已完成了课题的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刚刚进入第三阶段,总结推广。前两阶段的工作我们已向市教科所领导、课题组和市校际教研组作了两次阶段性实施情况的汇报,下面就我校课题的实施从学校管理方面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进行课题研究,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更新观念,这是课题研究能深入进行的重要保证。另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具体操作中,有很多情况是预想不到的,这也促使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研究调整方法。因此,研究学习必须经常进行,正常情况下学校要求课题组每两周进行一次课题研究活动,并且确定一个研讨的主题,这已成为一项制度。
本学期我们研究的问题主要有:如何使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客观性;如何发挥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的作用,使之不中是装满材料的容器;如何反映学生思维,的过程;如何发挥家长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如何使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教师的评价如何与家长、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等等。这些等会儿葛老师会向大家作较为详细的汇报。
学校还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撰写一份关于课研究的经验总结,总结本学期在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以使我校课题研究能逐步深入地开展下去。
我校成长记录袋的类型仍以文件型和评价型为主要类型,兼顾其他。
这两种类型成长记录袋的构成在内容上有学生的作品,教师建成的检查表,教师所做的课堂记录以及表现情况、评价表等。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和课堂的良好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记录,反映学生努力和进步的成果,从而达到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成长过程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以往设计的单元学习情况记录表作了较大的修改,原因是:(1)原表在操作上还不够具体,如,行为表现、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不够细化;(2)缺少教师的描述性评价;(3)激励机智不明显。修改后的“小学生数学学科课堂表现情况评价表”参考了市教研室提供的“数学学科课堂观察评价表”而设计的,这个表能比较具体地从数学课程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来反映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发展情况。教师也能从这四个方面给学生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更科学。的设计,这是总评一种量化评价,与描述性的评价相结合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更客观、同时统计得星总数还是一种激励机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附表)
搞课题研究项目的开发是要投入的,形成性评价研究这一课题也不例外。成长记录袋的保管方式,一直是我们课题组教师研究的内容。记录袋的保管方式,应具有开放性、可操作性,便于学生交流,便于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便于教师工作,我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放在教室里,这样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别人记录袋里的材料,互相交流,互相激励,教师操作方便。如,学生的独立见解的记录卡、优秀作业、制作等,教师可以随时把记录的情况叫学生直接放入自己的记录袋。我们原先打的放在教师办公室的书架式记录袋架弊端较多,达不到上面提到的要求。如何把记录袋放在教室里,我们设计了专为放记录袋的“袋架”(展示图片),语数两个研究班的“袋架”已经建好,本学期已开始使用。这些都是需要投入的。
大家知道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工作量是很大的,他们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为此学校在给实验班的教师、研究班的教师、课题承担的教师的工作量的计算给予政策上倾斜,分别上浮5%,三项全兼的教师将上浮15%。学校还尽可能的给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进行自我“充电”。也请了相关专家来我校做学术报告,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更新观念。学校对教研工作的投入一惯是坚决支持的。
总之,一年多来,学校从课题成员到行政领导,对这项课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视的,我们也正脚踏实地,按实施方案第二阶段的要求逐一落实。目前我们已进入课题的第三阶段,我们将在市教科所的统一领导之下,和育红小学紧密合作,努力完成好下阶段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