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01~2002学年度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训练总结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整体观念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以努力创建优秀文明学校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增强学校管理体制,在管理中加强行规训练。
学校在继续延用上学期的德育管理体制,从具体的工作中切实加强了领导管理力度,使得全校老师都参与到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中。本学期不但重组了教师护导队伍,而且还加强了大课间以及学生放学路队的引导工作,从而改变了以前觉得还有不理想的地方。
二、强化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切实打好学生做人基础。
学校通过以具体的行为规范训练为抓手,如:一年级开学初进行入学教育;一~三年级学生进行《三字歌》识记情况抽查;四~六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条例》的识记情况抽检;并且不是时机的安排时间对二~六年级学生的《芜湖市市民公约》的熟记情况以及学生对《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和摸底。从而以次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结果令人满意。利用校园广播网、黑板报、宣传板等媒体或场合,及时表扬好人好事,通报存在问题。在训练中,发动全体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价,人人都来发现好人好事,抵制不良现象。这学期我们《安师大附小学生文明礼貌行为要求》,组织学生逐条检查对照,抓薄弱环节进行操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都能够做到和做好规范。
三、结合《纲要》,积极开展“三争做”活动。
在切实根据本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后,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的在学校开展了“三争做”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学校德育部门分别组织各班学生进行规范的评比,再通过教师的评议各班规范实施的情况,期终评出"行为规范示范班"。让学生对照《安师大附小学生文明礼貌行为要求》,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出"文明学生",并给他们照相出版专栏。通过以上一系列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活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进一步形成。
我校构建德育主体模式,努力开辟学生“自主发展”的道路,激活了德育工作的创造性,校园绽放文明花。今后,我们将加快德育工作的步伐,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继续推进文明礼仪教育,继续深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探索培养高度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为主体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而努力!
安师大附小
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