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父兄去战斗
1925-1927年,我们党曾三次领导上海工人举行起义,劳动童子团员们,也跟随父兄们一起,投入了武装起义的斗争。
在起义前的宣传工作中,他们是一支积极的力量,童子团员们走上街头贴标语、散传单,鼓动工人参加到起义的队伍中来。
一次,东方纱厂的童子团员张明,利用工人下班的机会,去一个个车间里散发传单,不料刚进细纱间的大门,迎面撞上一个工头,工头见他怀里是传单,骂了一声"小赤佬!"接着就是一记耳光,打得张明两眼直冒金星,工头紧紧地抓住张明不放,他却装没事人似的质问工头:"你凭什么打人?"工头没好气地说?quot;打你?老子还要抓你呢!"说着就打电话叫来了巡捕把张明铐上手铐,拖上警车。在巡捕房里,敌人问他是谁让他散发传单。张明十分镇静,一口咬定传单是捡来的,他只想看看。敌人反复逼供,张明始终坚持一句话:"捡就是捡的,你打死我也是捡的。"敌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当晚把他放了。
上海工人起义前夕,敌人的防备更严了,但童子团员们的活动并没有停止。一天夜里,祥生船厂的劳动童子团员朱长林,在巾标语时被巡夜的敌人抓去了,严刑拷打了一个晚上,他也没说出工人起义的一点秘密。第二天,他的血淋淋的人头被挂在了工厂门口示众。尽管如此,坚强的童子团员们也没有被吓倒,他们唱?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歌,继续勇敢地战斗。
歌中唱道:"天不怕,地不怕,哪怕铁链子下面淌血花,拼着一个死,敢把皇帝拉下马……革命的种子要发芽,折下骨,当武器,不胜利,不放下。"
工人武装起义开始了,浦东区的童子团员们在总指挥张百春的带领下,高举红旗,唱着《打倒列强》的歌曲行进在工人队伍中,跟着工人纠察队冲进敌人的警察署,缴下了敌人的枪,闸北区的童子团员们和工人、市民一起撬铁路,在工人纠察队与敌人交战时,有七八十个童子团员冒着生命危险运送子弹,有力地支援了工人的战斗。
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终于胜利了!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光荣的一页,这里劳动童子团们不可磨灭的功绩。
油灯和课本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儿童团员们仍不忘克服一切困难,学习文化。
有一天夜延河水畔张田村的儿童团员李喜则、张栓娃、马高兴等九个人悄悄地在石山沟窑洞里,围着一盏半明半暗的麻油灯学习。突然,砰的一声门响,闯进三个敌人,是本村地主带着两个胡匪军来搜查游击队。他们贼眉鼠眼,到处乱翻。当看见儿童团员们在学习解放区的课本,顿时横眉怒目,对儿童团员们拳蚪盘撸窈莺莸睾鸬溃?quot;把书烧了,把灯扔到山沟里!看你们还敢念书?
儿童团员们听敌人这么说,非常愤怒,忙从地上爬起来,去抢课本和油灯,可万恶的敌人已把课本放在油灯上烧着了。学习小组长李喜则猛然冲上去,狠劲把敌人的手咬了一口,夺下油灯,拔腿就跑,其他孩子紧紧跟随在后边。孩子们三拐两转逃远了,敌人凶狠地朝他们开枪,李喜则觉得肩上一麻,忙把油灯交给予马高兴,叫他们快跑,找游击队来抓敌人,他跑了几步,跌倒在地,落到敌人手里。
敌人用枪对着李喜则,逼问:"游击队在哪里?"李喜则两眼仇恨,愤怒地瞪着敌人,一句话也不说。他心里明白,我是共产党教导下长大的儿童团员,决不能泄露一点组织秘密。栓娃、高兴他们很快把游击队带来了,包围了匪军。敌人在消灭前下了毒手,小英雄李喜则牺牲了。
儿童团员们继续用李喜则奋勇夺下的这盏油灯读书学习。透过明亮的灯光,他们仿佛看到了李喜则不朽的光辉形象。
系红布条的油瓶
一个普普通通的油瓶,它为革命立下过功劳,围绕着它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活泼、勇敢、机智的孩子。故事发生在50多年前,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奉蒋介石命令,包围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陕甘宁军民奋起保卫边区。
一天傍晚,很快就要关城门了两个国民党兵懒洋洋地站在门口,街上空空荡荡的。这时,只见一个男孩,衣衫不正,胳膊上挎着一个篮子,不紧不慢地朝城门走去。"站住!干什么去?"哨兵来了精神。"回家,我家在张村驿镇。"男孩从容地回答。"篮子里装的什么东西?拿过来看一看,这时候还出城?准他妈是个小共军!"哨兵恶狠狠地叫骂,上前掀盖布。"这瓶里装的什么?莫不是酒吧!"哨兵拿起瓶子闻了闻,心想,如果是酒,晚上就有喝的了。"不是酒,家里等油,我买油去了,这是油。"男孩扑上去夺油瓶。"啪"的一声,油瓶摔破了,男孩赶快趴到地上,把油瓶捏在手里,哭着要哨兵赔油瓶。"赔个屁!你还不给老子滚,想挨揍吗?男孩抹着眼泪,拣起破油瓶,很快地跑远了。原来这个少年叫杨明春,张村驿镇的儿童团团长,这天下午,他接受了游击队李队长浆给的任务,进城找卖油的老赵,取回重要情报。接头暗号是"红对红",明春取了一条红布系在油瓶上,来到城里,他一连走了几家油房,刚一进门,掌柜的问"小孩,你买油吗?"明春一看这人长着满脸胡子,和李队长交代的接头人模样差不多,再一看这人用的秤上也系着红布条,正是"红对红",明春想可能就是这一家。他一边把油瓶放到柜台上,一边说:"我爸说赵家的油好,不知他在哪里住?"赵掌柜笑着说:"就住这儿,我就是卖油的老赵?说着把明春领到后屋,拿出张小纸条给明春,并让他趁着天黑前赶快出城。
明春快到城门口时,发现敌人哨兵要盘问,灵机一动,找来一根木棍儿,把用玉米芯做的瓶塞中间掏空,纸条塞在里边。所以,当敌人要夺去油瓶时,明春故意将油瓶摔破,把瓶塞悄悄攥在了手里。
这个为革命立过功的破油瓶间在延安儿童团历史展览会上展出过,现在仍在被珍藏着。
杨靖宇将军和少先队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中收留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抗日联军各个部队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和训练。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于1938年初,在吉林省集安县亲自组织起来的少先队。
杨靖宇将军很爱这些孩子,他亲自带领孩子们学习,还带他们练武打枪。孩子们都亲热地喊杨靖宇将军是"胡子伯伯"。行军打仗的时候,杨靖宇将军总是让少先队走在成人队伍的中间。
1938年,冬天来得特别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杨靖宇将军考虑到部队将日夜奔袭,处境艰苦,就决定把少先队安排到敌人不注意的地方去,让他们独立生活一段时间。杨靖宇将军亲切地对少先队员们说:"孩子们,这次让你们离开司令部,不光为了你们的安全,更是一锻炼,也是考验,看你们能不能独立地处理各种情况,这是为了使你们更快地成长呀!说不定你们也要碰到敌人的,但要尽量避免与敌人冲击,以保存实力为主?quot;
于是孩子们高高兴兴踏上了艰难的征途。
少先队到达抚松县东北山区后,杨靖宇将军专门给他们派了一位老参谋毕大爷。在毕大爷的帮助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建起了秘密营地,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安排处理。
有一天,队长、指导员和毕大爷正在商量事情,派出去买东西的二楞子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我和冬青到龙泉镇买东西时,被两个狗特务发现了。他们跟着我们到了镇边,就抓住我俩,逼着我回来劝游击队投降,不然,就把冬喜交给日本人。该怎么办呢?quot;
有的少先队员焦急地说?咱们赶快冲下山去,把冬喜救回来,晚了可就麻烦啦!"
不少少先队员应和道?quot;对,冲下山去,杀他个片甲不留,让鬼子和汉奸知道知道咱们少先队的厉害。整天这么东躲西藏地钻山沟,也太憋屈了!"
毕大爷皱皱眉,对大家摆摆手说:"不能感情用事。我们离开司令部时,杨将军嘱咐要我们保存力量,尽量不要与敌人发生冲突。"指导员也担?quot;咱们这么与敌人硬拼,容易吃亏。"
队长考虑一下说:"我倒想出一个计策,咱再把二楞子派下山,对两个特务说,山都是伤病员,没有吃的,也没有药,实在坚持不住了,愿意投降。等那两个家伙上了山,咱给他来?quot;瓮中捉?。毕大爷也觉得这个计策好,这叫将计就计。
队长、指导员和毕大爷商量了一会儿,怕夜长梦多,冬喜出现意外,决定立即派二楞子下山。同时,命令队员带好枪支埋伏起来。
二楞子救冬喜心切,扭头就顺原路下了山,一路上一边走一边用树枝把雪地上的脚印扫平。仔细地观察了四周,没发现异常动静,就直奔镇边原来约定的地点。
一瘦一胖两个特务正蹲在一棵枯干的老杨树下,等得不耐烦,见二楞子喘吁吁地跑过来,那个像大烟鬼似的瘦子说:"怎么样?你们当官的同不同意投降?不投降我们可要报告皇军搜山了,到时候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二楞子望一眼被反绑着胳膊的冬喜,装出一副可怜模样说:"长官,我们同意投降。大部队已经转移,剩下的都是伤病员,又没吃的和药品,子弹也打光了,实在支持不住,愿意投降,不过,你们得保证我们的性命安全呀!"
瘦子皮笑肉不笑地咧咧嘴说:"这还是明白人,冰天雪地的,蹲在山里你们的好吗?"
两个特务想在鬼子面前立一大功,领赏心切,也没有多考虑,对二楞子的话信以为真,押着冬喜跟着二楞子进了山。
他们走进埋伏圈,那是个山高林密的沟谷。二楞子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冬喜,两人加快了步子,和跟随在后边的特务拉开了一点距离。这时枪响了瘦?quot;哎哟"一声,先被撂倒在雪地上,二楞子立即把冬喜按倒在雪窝里,他自己也跟着就地卧倒。
从四面八方同时射来十几发子弹,把傻愣愣站着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胖子打得满身都是窟窿,再也无法去鬼子面前领赏。
可是,敌人决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还会派更多的讨伐队进山。少先队不得不离开自己亲手建起的密营。
走到密林中的一个岔路口时,队长传来命令,要求每个队员把鞋子都倒过来穿。雪地上留下方向相反的脚印,敌人就难以判断少先队的去向了。
少先队员们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终于完全摆脱了敌人。正当他们粮尽弹绝时,杨靖宇将军特意派交通员老沙头和几名战士来接少先队员。
少先队员又回到了杨靖宇将军身边,他们在杨靖宇将军的直接指挥下,接连打了好几次胜仗。1939年春天,少先队还单独打了一仗,成功地袭击了木绮河伪警察署,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战斗结束后,杨靖宇将军亲自发给他们一挺轻机枪,满足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愿望。
少先队在杨靖宇将军的亲自培养下,迅速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