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本部新闻
当前位置> 本部新闻 > 正文
Unit 3 At Home&...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06-07  点击次数: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题的提出

1、这一课题是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素质的要求而提出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和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英语,这一世界性的语言,在国际交流、交往与合作过程中的巨大工具作用更加显现。因此,良好的英语素养是未来公民的必备的基本素质。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习得,必须从娃娃抓起。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县城、城市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必修课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高度重视。因此,抓好英语教学已是每一个小学校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2、这一课题的研究,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建构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理论、途径与方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和重要的任务。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3、这一课题也很好地适应了我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儿童是学习英语语言的最佳期和关键期。为了使附小的小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我校于2000年秋季开始,已率全市各小学之先,在一年级四个班采用了Snpkids实验教材开设了英语课程。为了搞好英语教学,我校近年一方面大力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其目的就是想在英语教学方面走出一条具有师大附小自身特色的新路子。多年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辅助语文、数学、思品等学科教学,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而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整合英语教学方面,我们几乎无所作为。因此,对这一课题开展研究,可以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理论支撑点和实践的突破口。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 英语学与教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小学英语教学资源;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全面地锻炼我校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设计和指导思想

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小学英语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本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现代技术环境”,主要指计算机网络环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学与教的研究,主要指小学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如何教好英语和如何学好英语的理论、方法与模式以及研究和开发网络环境的英语课程资源。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学与教的理论;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3、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4、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5、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1.4-2001.5)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二阶段(2001.6-2002.2)课题组成员培训阶段:组织课题研究组对参加研究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对部分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开题:邀请有关专家教师作进一步论证。

第三阶段(2002.3-2003.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创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教学素材库的建设;组织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研究开发教学软件并尽可能系列化;推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研究课;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撰写研究论文。

第四阶段(2003.3-2003.7)总结成果与结题阶段:整理有关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迎接验收。

五、保障条件

1、硬件:

(1)64座网络多功能教室10m光纤接入互联网;

(2)多媒体教室两个:A.演播式多媒体室;B.交互式多媒体室。

(3)教师电子备课室、课件制作室配6台PC机,10m光纤接入互联网;

(4)教学管理局域网10m光纤接入互联网;

(5)其它多媒体设备:扫描仪、摄像机、光盘刻录机、录相机等;

2、软件:Windows98/Windows2000、K12资源库、已购入的多种软件、Internet上的资源,百余册教学理论图书资料;

3、理论支持:建构主义理论;

4、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具备良好教育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素养;

5、研究经费:学校提供足额经费保障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

六、组织与管理

组 长:郁培林 校 长 助理研究员

副组长:汪叔康 副校长 小学高级职称

孙 梅 教导主任 小学特级职称

成 员: 茆家祥 数学计算机教师 小学高级职称

王光煜 数学教师 小一职称

潘玲玲 英语专任教师 小一职称

张 凡 英语专任教师 小二职称

姚 琳 英语专任教师 小二职称

分工安排:课题总负责:郁培林

课题论证:郁培林、汪叔康

课题方案:郁培林、汪叔康

资料、搜集整理:课题组全体成员

阶段总结:汪叔康 潘玲玲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七、预期成果

显性成果:

1、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

2、教学软件资源,包括素材库、典型案例录相(光盘)、系列课件、专题学习(教学)网站等

隐性成果:

1、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2、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成功构建

3、教师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意识的加强和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