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本部新闻
当前位置> 本部新闻 > 正文
安师大附小一年级学生登记表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06-07  点击次数:

四、 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01年9月1日~2001年10月)

1. 完成实验方案,建立实验对象,进行必要的前测,实验前对学生、家长作必要的书面调查、了解,组织教师学习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有关理论及操作程序,为正式实施做好准备。)

2. 研究确立具有我市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的成长记录袋类型。

第二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2001年10月~2002年10月)

1. 设计并完成学生成长记录袋(试行),并在实践中加以检查、完善。

2. 召开多方面会议,如学生、家长、实验教师、社区有关人士等,广泛征求意见,对成长记录袋的类型、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为形成正式的成长记录袋打好基础。

第三阶段: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2002年10月~2004年7月)

1. 总结实验经验,分析实验成果。

2. 设计出较为完善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3. 将形成的经验利用现场会、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力求推广到整个直属小学以及全市小学。

第四阶段:实验的结题阶段(2004年8月)

1. 介绍实验过程,展示实验成果。

① 课题实验报告;

② 教师经验体会、汇编;

③ 实验论文集;

④ 学生“成长记录袋”展示;

⑤ 家长、教师、社区有关人士对实验的评价;

⑥ 现场会。

2. 特邀省内及中南大学、华东师大有关专家来我市对课题进行学术评价鉴定。

(二) 实施保障:

学生成长记录袋不同于一般的传统评价方式,它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一张试卷订终身”的评价模式,以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变化、发展为主要内容,其实施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作基础。为了保证实验顺利、科学、规范地进行,特提出以下保障建议:

1. 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

由于该课题的实验属于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实验寻求科学煌配套措施,以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加之实验的可行性的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理论作保障,因此,教师队伍的稳定是实验成功的必要保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便换实验教师。

2. 实验对象的稳定性和积极配合。

由于学生成长记录袋反映的是学生较长一段时期学习的变化、发展状况,因此需要实验对象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以避免实验的半途而废和资料收集的不完整性,为实验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3. 实验的经费投入。

因为“学生成长记录袋”是由多项资料积累而成的,因此多印制实验的表格,以备学生、教师、家长使用。对每位学生的成长要有专人负责,专柜存放,成长记录袋将消耗实验教师许多精力,为此,需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以表示对工作的肯定。

[附]:成长记录袋的设计与生成

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是有意识的,需要良好的设计。没有这一设计的过程,它们就会变成单一的作品文件夹,而应用成长记录袋所预期的效果也无法实现。

成长记录袋毕竟是国外的舶来品,它是否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实际,还需要我们积极、慎重、科学地进行有效地尝试,以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现提出以下生成成长记录袋的步骤:

(一) 明确目的。

[展示]

学生将其最好的或喜爱的作品装入展示性成长记录袋。反映进步的作品不包括在内。为什么选中这些作品的反省可以装进去其内容是非标准化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装入自己的哪些作品。

[反映学生进步]

反映进步的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不仅包括学生的作品,还有观察、测试、家长信息、以及一切描述学生的东西。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估也可放入其中。这是一个形成性的评价过程。

另外,为反映在一定时间内的进步,装入成长记录袋的材料并不一定是学生最好的作品。它们也可以用作与家长交流的工具,也可以作为转介的基本来源。

(二) 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技能。

(三) 确定评价的对象(年级水平与学科)。

(四) 确定要收集的内容。

成长记录袋的可能项目

写作样本

阅读过的书目及使用过的材料清单

学习日志

自我反省

学生报告

工作单

实验报告

戏剧、公告、或其它项目的照片

学生访谈报告或其它录象

调查报告

传统成就测验分数

观察评估和报告

项目设计方案

小组活动

卡通画

模型

计算机输出稿或软盘

艺术作品

合唱或朗诵录音

其它媒体

(五) 确定作品收集的次数和频率。

作品收集的时间安排取决于成长记录袋的目的。如果目的是展示优秀作品,材料的收集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只要有好作品出现,就把它收集起来。如果目的是反映进步,就要在长时期内收集学生作品。而评估用的成长记录袋,要求在同样情景下,在同一时间,收集所有被评价学生的作品样本。

(六) 调动学生参与到本系统中。

使用成长记录袋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调动学生参与到成长记录袋评价系统中。学生自我反省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概括如下一些问题:

① 你检查了你自己的哪些作品?它们是何时完成的?

② 你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内有什么变化?这一改变的具体证据有哪些?

③ 你学到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是何时,如何学到的?

④ 你如何将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这门课、其它课以及校外的生活?

⑤ 如果把自己看作是一位本领域的专家,你该怎样改变和完善作品?

⑥ 你是否已经到达预定的目标?如果没有,你该在未来如何增加进一步的知识与能力?

⑦ 在这段时间内,你对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其它意见?

自我评价指导的建议

1.提出优秀作品的标准。让学生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如果不可能,至少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前就对标准有一定的了解。

2.自我评价过程的指导。用作品样本训练学生发现符合要求作品和不合格作品的差别。此外,还要训练学生发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3.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练习。教师要在练习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对自我评价的质量予以反馈。

4.帮助学生根据自我评价情况提出发展的目标。有效的自我评价练习不仅要让学生能评价作品的样本,还要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5.在课堂活动中依据目标进行教和学。

(七) 确定给成长记录袋评分的程序。

(八) 向每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

(九) 制定结果交流的计划。

(十) 制定保存成长记录袋及与专业人士分享信息的计划。

建议:教师负责成长记录袋的保存,并定期将每个学生的部分作品送回家中。也就是说,有些项目可以存放在学校,其它的则放在学生家中。如果有学生升级或转学,某些材料就可以装入成长记录袋放在学校里。然而,这些东西的存放对于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学校也可保存一份总结性的成长记录袋评价表格,而所有材料都返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新学校的教师不必去查阅一卷卷的材料,却可以获得有关学生的高质量信息。

当然,关于成长记录袋的保存还有许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论证。

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二OO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