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三年级四班苏嘉林同学的家长。首先感谢班主任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使我们能够对如何培养孩子进行交流切磋。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学阶段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孩子的学习就进入良性循环。我们主要注意培养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我经常对孩子说,上课挺好一节课抵得上课下花几个小时来补课。孩子是否专心听讲,除了直接从老师那里了解情况外。我还经常问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老师提问了吗?都是谁回答的?你有没有举手回答呀?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就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学习状况。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我也会在课后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让孩子说说今天的语文课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为什么?数学难不难?通过这些深入课程内容的问题,促进孩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2、培养孩子养成关注学习效率的习惯
我们不仅姚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实际上,孩子生理因素如:大脑发育、性格等影响,每次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做家长的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为了鼓励孩子遵守时间,我还有意识的和孩子做一些约定,提前完成作业而且质量好就可以看一个动画片等等,我曾经记录孩子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做个比对,来让孩子看见他在时间上的进步。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处罚手段,目的也是想慢慢地培养孩子有效率的概念,让孩子明白做事情既要控制时间又要保证质量。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抓住机会做做赏识性教育。有一次孩子说,妈妈,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我作业都做完了结果还有这么多时间。我说这说明你努力了,和时间赛跑,跑在他前面了。孩子听了以后觉得很开心。
3、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性很强。孩子们将来面临的是一个需要自己走路的社会,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在实际学习中,孩子有时候会问到一些问题,我们总是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他自己思考怎么解决,然后我们在一起沟通怎么解决最好。有时候会让他选择好几个解决的方案,来看看哪个是最佳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我很感谢孩子的爷爷,在家教中爷爷对于启发孩子的思考起了很大作用。爷孙俩经常在一起玩24点数学游戏,或者研究有些数学题怎么解决更好,即使身边的一些问题爷爷也总能做到循循善诱。
相信家长们都听说过:“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们投入精力去引导和培养。愿每一个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关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