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12月12日我校举行了家长学校系列讲座:二年级家长学习班。下面是讲座现场图片及汇报提纲。

主讲:汤翠菊

主讲:汤翠菊

家长们在认真听讲座

家长们在认真听讲座
[NextPage]
科学施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主讲: 汤翠菊
(市家教讲师团成员师大关工委委员)
讲话提纲: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性,人之常情,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所谓科学施爱
就是对孩子的爱要适度——要情感与理智相结合。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孩子才可能健康成长,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障碍。
二、如何科学施爱、让孩子健康快成长
1、首先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了解孩子各个发展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实际能力,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才可能收到实效。
如孩子幼年时期有天然的“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这时家长如“百依百顺”必然强化这种心理倾向,而导致孩子任性、霸道、懒惰等不良习惯的养成。又如“严格要求”也不能脱离孩子身心发展持客观实际,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或心理障碍。根据人心理发展,
孩子4岁以后就有了羞耻心。如不分场合批评等于出孩子“洋相”,使他丢脸,会伤害孩子自尊心。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自尊心是人的最大动力和最强的约束力。
2、科学施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儿童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是经历着从直观到自觉和过程。教育孩子理解和掌握道德评价的是非、善恶标准,并满足道德需要的道德体验。如培养孩子自尊心、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等等都是从实践体验中产生。因此我们爱孩子就要放手,让孩子得到各方面实践体验。让他(她)们在实践体验中学会做人,增长才干。
在孩子接受爱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培养孩子的爱心,学会爱别人,心中有他人。
3、“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培养健康人格,不仅要有进取心,也要有一颗平常心,两者缺一不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人合作。
总之,在全面关爱自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从自己孩子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孩子,真诚的尊重、信任孩子,给孩子多一些激励和引导,少一些批评和指责,让孩子在和睦、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坚信自己孩子能成才。
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