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本部新闻
当前位置> 本部新闻 > 正文
我谈孩子
作者:詹乐家长 冯 莲  发布时间:2009-06-23  点击次数:

我是一名普通的职员,在芜湖一家房地产公司任职。我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今年8岁,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平时和女儿同学的父母亲一起谈论到孩子时,他们都戏称我是“好家长”,“好家长”的荣誉不敢奢望,倒是借此机会谈点做家长之道,我想这是大家关心的共同话题,说说无妨。

自从女儿来到这个世界,作为她的母亲,我无时无刻不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跟同龄人聊天时,我常常把家庭教育比作一项宏伟的工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我不允许自己有半点的疏忽。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家长成长的历程,尽管很多时候,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也曾经无数次困惑,也曾经无数次感到力不从心过,但是,每看到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感到欣慰。其实每位家长都各有一套很好的教育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以下几点是我比较强调的几个方面,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首先,我尊重孩子。

我一直认为,尊重孩子,是教育中最首要的原则。虽然孩子是自己生的,但是,从她降生,她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了,她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我相信,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我们能谦虚得耐心等待的话,那我们就一定会看到孩子的全新转变。中国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好带,能省心。但有所得必有所失,非常听话的孩子可能会失去独立性,没有创新意识。记得上周日下午,我给女儿五元钱,第一次试着让女儿独自从梅莲路乘19路公交车到中医院外婆家,结果女儿既没有打的,也没有乘公交车,而是擅作主张花了三元钱乘马路上那种残疾车到达目的地。后来我就告诉她:“你的这种做法没有错,值得表扬,因为你知道除了乘公交车、出租车以外,还可以搭乘其他方式到达目的地,但是妈妈还是想让你明白两件事情。第一,那种残疾车比较危险,以后尽量不要乘坐;第二,坐公交车比残疾车便宜两元钱,你看坐什么车更合算呢?”其实省钱是小事,我的目的是要在肯定女儿的所作所为之后,再给她灌输一点理财的理念。作为家长,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孩子的意见和要求不妥当,我们家长要立即给予纠正。

在女儿学习兴趣班的事情上面,我也走了弯路,好在我及时审视自己,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为了培养女儿对音乐的爱好,我三年前就给她报了器乐班,结果发现她对所学乐器根本没有兴趣,每次上课,简直坐如针毡。而对画画,女儿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乐此不疲。后来在她的主动请求下,我给她报了校内或校外的绘画书法兴趣班,结果从她上幼儿园中班至今,连续三年参加芜湖市少儿现场绘画比赛,都取得了可喜成绩,2005年还获得全国少儿绘画比赛一等奖。说实话,孩子参加比赛能否得奖,对于她可能很重要,但是,我看到的却是女儿能在高手如云的众多孩子面前表现的那种沉着冷静的姿态,正是这种姿态,让我感动,我觉得,是我对她的尊重无形当中增强了她的自信心,我坚信:在以后漫长的求学生涯中,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是她获得成功的关键。

其次,综合素质的培养。

让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我记得女儿上小学后的第一次参加班级卫生扫除值日,当时班上有五位参加扫除的同学,几乎都是家长代替搞卫生,只有女儿在那里按部就班地先扫地、后拖地、最后抹桌子,有条不紊地做着每一件事情。有的家长当时就问我:“詹乐在家里是不是做过家务?”我笑笑回答:“是啊,我经常让她帮我一起刷洗碗筷、拖抹地板。”因为我懂得适量劳动会使孩子快乐。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样长大的孩子成年以后,往往身体比较健康,生活得也很幸福。而那些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女儿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日记或作文里用“温柔”两个字给我作定评。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需要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每天当我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要分手的时候,女儿都会在我脸上亲一下,然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跑向教室,这是女儿的“招牌”动作,也是我们母女相处最温馨的时刻。而且我并不像大多数父母那样不停地叮嘱孩子“上课要用心听哦!”我觉得那是多余的话,我只是很轻松地对女儿说:“祝你今天开心!”

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带她去菜市场,面对那些条件不是太好的菜农,我要求女儿主动叫人、问好,分别时说“再见”,教会她从小尊重别人,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

我有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在上海经营着一家资力很大的企业,他对人力资源很有研究,他在招聘管理人员时,不是先看别人的学历等资料,而是公司出资带着那些应聘者一起外出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他慧眼识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渠道获得对应聘者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察,然后择优录用。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也能领悟到现今社会是多么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

最后,不以成绩论英雄。

上周三女儿拿着考了96分的语文试卷回来给我看,当时她嘀咕了一句:“哎,今天晚上我们班上某某同学回家又要倒霉了!”我赶紧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他爸爸说他考不到100分就要打他啊!”。其实在对于女儿考试成绩上,我和我爱人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考试不一定非要考100分,但是每一次都必须比前一次有进步,而且我从来都不拿女儿的成绩跟其他同学比,但是每次我都要认真阅读老师们在黑板上统计的总体成绩分段表,这样能了解班上整个动态成绩以及我女儿成绩在班上的情况。女儿这学期第一次数学考试,她只考了89分,回家后我忍不住大发雷霆(女儿当天的日记《难忘的一次考试》中也用到了这个词),我发火倒不是因为她考的分数不高,而是因为试卷里所有她错的题目在暑假作业中都数次做过。很早的时候我就给女儿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我们家,相同的错误不允许犯三次。第一次不知道可以原谅,第二次忘记了也可以原谅,第三次再犯就属于粗心、不长记性,就要受到惩罚了。但是那天后来我想想自己确实是太过火了,不应该跟女儿发了那么大的一通火,她毕竟是孩子,粗心是难免的。就在当天晚上入睡以前,我非常诚恳地跟女儿道了歉。从那件事以后,女儿在考试中慢慢养成了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现实生活中,大约有90%以上的家长把教育与分数相提并论,并认为学习成绩就是教育的结果。其实不然,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包括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团队合作能力、思维方式等。而这些都不是能用分数来衡量的。现在我的女儿已经是附小二年级的学生了,她们班级是一个有60余名同学组成的“大家庭”,女儿能在这个大集体里荣获校“三好学生”称号,我感到不是因为她成绩有多出色,而是她各方面发展得都比较均衡、全面。其实她和其他孩子一样,普通得很,不是特别聪明,但我不气馁,经常表扬她独立的见解,经常赞扬她读书能有自己心得,经常赞扬她守规守纪,经常赞扬她敢与人交谈,女儿就是在鼓励声中渐渐成长。

做个好妈妈不容易,真的不容易,这句话已经有很多人说过很多次了,但是,我还是衷心地希望,爱着孩子的妈妈们,都能做个好妈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做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我希望我的豁达、正直、勤奋、宽厚、上进,能给女儿一个良好的熏陶,让她的生活充满快乐。

借此机会,我还想真诚地跟老师们道一声:老师,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正如女儿班上钟威虎同学在语文课上说对老师的感言一样——“没有今天的你们,就没有明天的我们!”我代表安师大附小二(四)班全体同学家长衷心地祝愿你们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安师大附小二(四)班 詹乐家长 冯 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