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本部新闻
当前位置> 本部新闻 > 正文
第十一届素质教育开放周205班家教经验交流材料
作者:205李念家长  发布时间:2009-12-03  点击次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作为家长,教育好孩子是责任,学校这次开展评选“为国教子好家长”活动,给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现在就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经营好我们的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

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女儿不说谎、要谦让、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

学习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能够促使孩子自觉地去学。我的女儿特别喜欢看书,常常在家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专注的看书,晚上经常在我们的催促下才念念不舍得放下书去睡觉,其实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所以很早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在我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我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她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

(二)不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我从不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我认为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我们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在家里,我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在阅读中我通常采取这样一些方法来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

(1)悬念调动法。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孩子。听家长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家长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2)故事梗概法。家长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孩子听,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孩子阅读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事先,我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孩子介绍,孩子听了有趣,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3)电视辅助法。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孩子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我就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例如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三国演义》后,我们常常和女儿讨论剧情的发展。后来又给她看少儿版的< 三国演义>,孩子边读边思,边读边议,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鼓励孩子获得成功,提高孩子的成功感。

成功是使孩子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孩子一旦获得成功,就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下去。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引导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个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长应该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去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当他体现到成功的乐趣时.就会有兴趣,有信心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不断取得进步。孩子树立目标.建立方向,是要循序渐进,能操之过急。家长要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比如,我的女儿一年级学会拼音和常用汉字后,我让她给外地的亲戚写封短信,并请求远方的亲人抽空给孩子回信,让她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注意正确引导。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在家里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我女儿上中班时我就让她一个人独自睡一个房间,自己整理学习用品,整理自己的房间.在学习时,我不在旁边陪着孩子,我觉得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我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有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看课外书或做些其他的事。

我的孩子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喜欢看电视,喜欢玩电脑,我没有一味的反对,而是教她要懂得节制,每天作业都做完了,才可以看电视,看电视也只能看到八点钟,电脑是每周五到每周日玩,看电视、玩电脑时也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看和玩,我对孩子也注意正确的引导,比如带着孩子看竞技的节目,刚开始她也并不喜欢看,孩子的爸爸就给她讲相关的规则,给她讲一些趣闻,慢慢的她也就喜欢看体育节目了,在看比赛的同时也让孩子增加了国家荣誉感。孩子在玩电脑时,我就告诉她用拼音打字,告诉她上网查资料。尽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总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我们家长要及时引导、鼓励、督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表率的力量去激励孩子。以上几点是我培养孩子的一点体会,与广大家长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