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2024年“我为师生办实事”主题活动中,我校后勤人员秉持着服务师生、保障校园生活的宗旨,聚焦校园日常实需,精准发力,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暖心举措,并落地见效,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
“食”光焕新,师生餐食暖人心
学校老破旧的食堂装饰改造提升工程落地。步入焕然一新的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天花板采用铝方通吊顶装饰,搭配简约流畅的线条造型,让空间显得高挑开阔,食堂四周墙面,则选用环保纤维板,在色调上选取温暖的米色、清新的淡绿等舒缓色系,为师生营造出放松惬意的用餐心境。

点亮“睛”彩,护眼灯光焕新颜
在数字化学习与办公日益普及的时代,师生们每天长时间用眼,教室灯光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视力健康。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总务处完成了校园3-4层所有教室护眼灯改造,全力打造明亮舒适、利于用眼的教学空间。至此,学校所有教室、功能教室护眼灯改造全部到位。

书香满园,班级书柜添墨韵
为了给师生营造更加浓郁的阅读氛围,助力书香校园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我校总务处应德育处需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班级书柜采购装备项目,为各班的知识传播与分享搭建起一个个精美的“书架桥梁”。

筑牢“火障”,消防车辆护校园
在校园安全的重重防线中,消防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为切实提升学校的消防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学校总务处将微型消防站的装备作为 “我为师生办实事” 的关键一环,结合微型消防站配备工作,创设了消防车造型设计,且集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置功能为一体的微型消防站,进一步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

焕新教室,新旧妙计破难题
国庆节期间,总务处聚焦校园功能教室装饰装潢陈旧和设施老化等问题,采用个别功能室贴墙布“换新衣”实验看效果和多数功能室“老工艺”应急出新等方式,多管齐下,落实了年度功能室翻新零星维修工程。

从无到优,阅读空间梦启航
今年,总务处参照城市书房的标准设计并完成了文昌西路校区风雨操场一楼学校图书馆装饰装备工程(含新建少先队活动室)。该图书馆900平方,设置了40平方的阅读分享区,提供143位的固定阅读位和30位的活动阅读位,能够一次性接待三个班级的小读者进馆阅读。同时,依照城市小学图书配备最高标准书配套采购了3.7万册师生图书,一次性解决了文昌西路校区校藏图书从无到优的跨越式配置。

协同助力,区装场馆共升级
暑期,总务处在区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和基建科的亲自主持下,改造了文昌西路校区风雨操场二楼,解决了雨雪天气室内回音等问题,并实现了室内运动场馆多功能化。该运动馆可以提供1个标准篮球场,或3个学生篮球场,或2个标准羽毛球场。

按需赋能,功能装备全落实
今年,在区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和在装备科的指导下,总务处对文昌西路校区心理咨询室、劳技室音乐教室等功能室进行了对应桌椅的装备,并配备了4个室外乒乓球台,1个室内乒乓球台等。同时,总务处根据学生校园劳动实际需要,因地制宜,改造了200平方劳动教育基地,并种植了300平的雏菊,及山楂、柿子、茶花等植物。

直面往昔,防火旧患今朝除
学校总务处多次主动邀请区消防大队、区教育局领导、专家到校现场指导,溯源历史,把脉文昌西路校区消防烟感报警及喷淋系统等防火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在得到区教育局重视及专项支持下,采买服务完成了消防防火系统的整体整改,进一步确保了师生在校防火安全。

不留盲点,技防应需尽周全
校园安防是网信部门重中之重的工作内容,确保学生学习及活动场地每个角落,都处在实时可视范围,不留盲点。暑期及国庆节期间,中校区网信办对新装饰改造的食堂、科技馆、春花园和秋实园进行了监控摄像头布点设计,不断优化学校监控网络系统;对文昌西路校区在北四楼、北五楼、图书馆、乒乓球室等场所新增监控和存储设备。做到实时监控、不留盲点,全面守护校园安全。

响而不噪,广播应需皆升级
广播系统养护、升级,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网信办利用假期时间对中校区广播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广播系统音量稳定,音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网信办提前预设,完成对文昌西路校区北四楼、五楼室内外广播广播系统的增设。另外,为了尽可能避免影响周边的生产生活,两校区还统一控制、整体降低了音量。

网络拓展,AP 添翼全覆盖
为保障学校六个年级满额班级日常教学工作及三心工程学校社团、活动课对功能室、教室、办公室需求,网信办对文昌西路校区无线AP设备,确保了无线网络真正全覆盖。

初审:徐大志 复审:汪建设 终审:张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