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萍老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老师,中共党员。她认为教育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点点滴滴无私奉献。2002年,佘老师如愿走上了她所热爱的教师岗位,从此她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钻研业务,以实际行动行使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
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作为教师除了要承担教授学生知识的重任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句颇富哲理性的话语,充分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楷模,以切实行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佘老师深知这一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校大扫除,她首先拿起扫帚、抹布;要求学生不要随便乱扔垃圾,要维护校园清洁,她每次看到操场上有垃圾,都会主动上前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每天她都带着灿烂的微笑走进校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她用实际行动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教以来,她始终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去关爱她的每一个学生,不因为学生成绩差而歧视他们,不因为学生调皮讨厌他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培养每个孩子积极向上、健康自信的品格。记得有一次她发现自己钱包里的几百元钱不见了,经调查发现是她所带班级中一个小男孩拿的,这个小男孩平时在班上很淘气,她当时非常生气,同时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她觉得是自己没有教育好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关注的太少了,所以这件事发生后,她非但没有歧视这个小男孩,反而对他倾注了更多的关心,课余时把他叫到身边和他谈心,通过了解她得知这个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只能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也就是“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慢慢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除了这次拿老师的钱,在家里还拿过父母和亲戚的钱物,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她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个孩子再不加强教育,后果是很严重的。为此,她将这个孩子的父母请到学校,郑重地和他们商量解决办法,通过分析原因,最终,为了孩子他的母亲换了工作,这样就能每天照顾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能经常老师互相交流其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就这样在学校和其家庭的密切配合下,这个孩子渐渐改掉了很多毛病,变得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了:班上的一些重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在班级组织的一次联欢会中,他在妈妈的陪同下将平时积攒的压岁钱和零花钱一百元捐了出来;在校园运动会中,他积极报名,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为班级争得了荣誉。看着他这些可喜的表现,佘老师深感安慰。
对于后进生,佘老师也是倾注了很多心血,课堂上给予充分的关注,给他们展示的舞台,抓住一切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她会为因家长工作繁忙,无法顾及而导致学习习惯和成绩都不理想的学生,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和这些家长商量,放学后义务陪这些孩子写作业,作业全部完成后,再由家长接回家;她会为一些没有教学方法的家长,而多次去和这个孩子的“小饭桌老师”沟通,让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从不及格到九十多分;她会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定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把学生的易错、常错题整理成册……
作为学校的员工,佘老师从不拈轻怕重,积极服从组织安排,顾全大局,多年来一直中途接手别的班级,均受到家长高度认可。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付出的是汗水,然而她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的、沉甸甸的情感。她用她的心去教诲她的学生,她用她的情去培育她的学生,她无愧于心,无愧于她的事业,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她热爱的教育事业,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转载自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师德师风专题建设网。
原报道阅读链接:https://sdsf.ahnu.edu.cn/info/1003/1591.htm
初审:张顺 复审:宋玲 终审:张如华